
全國首個!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空間揭牌,邁步外骨骼機器人亮相
有好的無障礙項目和技術,卻找不到進入無障礙產業的“敲門磚”,怎么辦?5月17日正值全國第30個助殘日,由深圳市殘聯打造的全國首個無障礙事業產業創新孵化基地——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空間于今天正式揭牌,十二個無障礙創新項目代表簽約入駐。從此,深圳的無障礙創新創業項目有了自己的主場。
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空間揭牌
據悉,該空間致力于培育康復輔助器具、無障礙服務等創新創業項目,是市殘聯推動無障礙事業和產業互動發展的有益嘗試,未來將是展示無障礙城市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助推器。
種子期孵化器創始人、孵化空間運營方陳維偉帶領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杜玲、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侯伊莎等領導參觀空間
事業與產業兼具,打造無障礙產業生態圈
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杜玲、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侯伊莎以及各界領導參加揭牌儀式。杜玲在揭牌儀式上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殘障事業產業,并把創建無障礙城市列入重要戰略部署,加強殘障者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升殘障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杜玲致辭侯伊莎表示,建設無障礙城市,需要建立一批平臺和載體,需要培養一批新型的助殘組織和康復輔助器具企業,深圳市殘聯打造的無障礙孵化空間,正是落實我市加快發展康復輔具產業政策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圳創建無障礙城市的重要體現。
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侯伊莎致辭
記者了解到,無障礙孵化空間具有事業和產業雙重功能,也是將來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的試驗田。首批入駐對象既有康復輔具領域的企業和創業團隊,又有殘疾人專門組織,包括市殘聯投入500萬資助的10個無障礙輔具創新項目、市殘聯下屬5大協會和深圳無障礙城市聯合會(籌備中)。項目團隊和專門組織之間供需結合、互補融合、互促互進,既發展輔具產業,又最大程度造福殘障朋友。
身為天使投資人、孵化空間運營方,也是創業者背后的創業者的陳維偉表示倍感欣慰。他說說,“無障礙和每個生命的權利和自由密切相關。讓每一個人平等地融入社會生活、共享社會資源,體現生活自尊與自信,這是我們的愿景和目標。”
入駐項目現場簽約儀式
陳維偉表示,作為全國首個無障礙孵化基地,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空間將致力無障礙領域垂直深度孵化與產業全方面結合,整合各類創新資源,用創新科技與無障礙優化相結合,深度挖掘殘障者亟須解決的康復輔具需求,解決用戶痛點,引領無障礙創新事業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無障礙創新創業服務第一站,培育出更多優秀無障礙創新創業企業。
種子期孵化器創始人、孵化空間運營方陳維偉發言
無障礙“黑科技”亮相,舊車間換新顏
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空間內設四個功能區域,包括運營管理區、開放辦公區、展示體驗區、加工檢測區。從走進空間開始,記者就從細節上感受到了無障礙空間對殘障人士的關懷,墻面扶手、自動升降辦公桌、無障礙洗手間、辦公區門口的語音播放器……充分保障殘障人士在空間里的日常工作。
雖然今天剛揭牌,但多個入駐團隊已經在展示體驗區亮出他們的無障礙“黑科技”。深圳市邁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下肢助行外骨骼機器人BEAR-A1,是一款為脊髓損傷、脊髓炎等疾病而導致的下肢癱瘓患者提供康復訓練的新型可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實現了智能化、高質量、長時間的步態康復訓練,彌補了傳統康復治療法成本高、體力消耗大、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
下肢助行外骨骼機器人BEAR-A1
放置在體驗區入口處的手牽手定位器,則是國內目前“最輕、最小”的室內外一體化定位器設備,方便監護人給心智障礙患者佩戴。它內置十種傳感器,支持復雜場景的智能識別與各場景間的無縫切換,包括交通工具(地鐵、高鐵等)的識別,以及建筑物中的上、下樓(樓梯、電梯等)的判定,提供佩戴者的準確位置與軌跡。
此外,還有深圳睿瀚醫療研發的世界首款可以實現神經康復的腦部康復機器人系統、智詮科技制造的新生兒廣域眼底照相機、深圳耕耘科技研發的用于自閉癥、智力障礙、發育遲緩兒童進行認知訓練的互動教學系統等等。
在加工檢測區,工業級3D打印機、輔具器具研發調試、檢測設備也讓到場嘉賓“大飽眼福”。記者看到,孵化空間還保留過去的輔具器具設備。據侯伊莎介紹,該場所過去用于殘疾人輔助器具定改制服務,設施設備落后,與我市殘疾人事業產業發展不相適應。“此次孵化空間揭牌運營為老舊生產車間帶來了靚麗新生,它不僅是環境的改善,更是服務的質變,是我市無障礙事業產業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侯伊莎說。
深圳創投公會常務副會長王守仁與入孵項目團隊交流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Comments are closed.